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发展我国铜的几点建议

2006-02-15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行业之声
     铜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铜工业如何根据国情达到可持续发展?中央
    最近召开的科技大会提出的“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指明了铜工业发展的方向,鼓励自·主创新成为今
    后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业内人士对此也提出了许多建议,以下便是一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
     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转发了五部委联合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若干意见》的通知发表之后。五部委要求各地已建、在建、拟建的铜冶炼项目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凡是违反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管理等规定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准建设。经清理整顿后,达到铜冶炼行业准人条件的,方可具备合格资质的企业。对此
    笔老的观点是:.
     一、政策实施应从国情出发
     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中规定,对传统的密闭鼓风炉、反射炉(连续吹炼炉)、电炉、到2007年底前全部淘汰。笔者认为完全应该。但一切政策的实施都应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
    发,如果不考虑现实情况,那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
    按此规定除了国内七大家铜冶炼企业以外,1万吨以下的将有12-15家处于淘汰的境地。这样就将形成扶植几大家遏制一大群的状况。本人认为在现阶段还应过渡一下,太急将欲速而不达。如江铜、大冶和白银,他们电解铜的成本就没有赤峰金剑和东营方园铜业的成本低,质量好。方园铜业2004年,人均创造价值3万元。2005年创造产值23亿元,利税9300万,人均创造价值4.2万元。所以企业的好坏,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管理水平高低,成本低,产品优,就有竞争力。如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是铜陵有色集团公司下属专业生产电解铜的企业,投资初期是5万吨规模,9年才扩大到15万吨。而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坚定信心,做大做强,跳出去“单门独院”纯生产性的圈子,大胆走向市场,滚动发展,很快壮大起来,成本下降,效益大增。
    二、技改自主创新应有人牵头
    按着五部委意见,两年内各企业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对老工艺按着优胜劣汰进行改造,为此全国所有的铜冶炼都将改成先进的艾萨法,闪速法、诺兰达等方法。可是这些先进工艺除了日本三菱法外,它们的渣含铜都在0.7%^'0.6%之间,而原密闭鼓风炉的渣含铜全国平均才0.3%。如我国的德兴德矿原矿品位才0.5%-0.45%.这样,2005年按全国产量250万吨乘0.6%将会跑掉巧万吨铜,相当于大型矿山和中型冶炼厂都跑掉了。而且要想降低渣含铜只有把铜渣锍缓冷进行二次磨浮选,要重新建一个选矿厂才行,同时为了使铜和渣分离得好,还要建一个电炉贫化才可以。这种方式,要比原密闭鼓风炉麻烦得多,流程长,投资特大。只是赢得一个好的生产环境。
    为什么密闭鼓风炉工艺流程短,渣含铜最低而受到淘汰呢?这就是笔者要谈的中心议题。关键是在较长的时期内,我们没有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没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而是完全依靠引进,过度强调环保,花大量美元买专利,引进技术石造成投资天,流程长、成本高。如某企业在没有原料、缺乏资金、缺乏管理、没有技术人才,没有培训就匆忙建厂,造成如今被动局面,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精神,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回忆建国已来的炼铜史,50年代沈冶是真吹炉,云冶是电炉炼铜,那时冶金工业部组织几大工厂联合一起试验;60年代取消真吹炉向鼓风炉过渡,全国搞密闭鼓风炉在沈冶试验成功;70年代鼓风炉和转炉采用富氧熔炼,提高二氧化硫浓度在铜陵试验成功;7O年代中期在沈冶试验干法、湿法硫酸攻关成功,而后全国推广应用,投资少,见效快,使精矿
    中的硫得到回收和利用;80年代仿瓦泥克夫炉搞成白银炉,从此中国有了白银炉炼铜法;到了90年代,则不太讲自主攻关研究了,引进项目多了起来。
    在中国,不是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科学头脑,而是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国家对科研重视不够,没有牵头单位组织攻关研究。希望国家充分发挥有色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把全国各大工厂、科研院所的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去研发攻关。并选择一家企业,把密闭鼓风炉的风厢、本床、前床改造密封;减少裸露漏风防止低空烟害;改换进料方式方
    法;加大一定富氧量;改换烟道降低原料水分;缩小原料粒度;多加富氧;提高二氧化硫浓度;减少烟气挥发量等措施。实践证明,鼓风炉铜毓经过前床沉积,是渣含铜最低的良好工
    艺。我想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改进会产生中国自己的炼铜新工艺。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奥托昆普和日本不都是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才有今天的成果吗?
    其实,目前我国已有好的技术研究成果,如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河南豫光金铅集团研制的炼铅底吹炉方法木就很好吗?这种方法比艾萨和闪速都好,投资少、无噪音、操作方便、喷头有Fe3O4保护等优点,再改变一下连续放铜锍,采用前床沉积放渣法就更完善了,。但至今没得到推广应用。一是资金问题、二是组织推广应用问题。如果由行业协会牵头,国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搞一个万吨级炼铜工业化的生产试验,成功后全国推广,这不就是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吗?对于铜行业的发展应该及时引导和推广自己的知识产权,对
    国外技术要及时消化吸收,应用于国内。
    三、几点建议
     由于目前世界缺铜,中国更缺铜,铜矿少、品位低,用铜量大、占世界第一位。近几年世界用铜的加工厂又转移到中国来,这样,中国产铜少,不够自己本国用,只有花美无到国外去买高价铜,2005年大约生产250万 吨铜,全国包括铜材加工需要360-400万吨铜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样就得花高价,从国外进口150万吨才能满足要求。
    有人对铜行业的发展担忧,怕互相争夺原材料,抬高铜精矿价格,造成产量下降,效益降低等不良现象产生。在市场竞争中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事实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建议一
    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了国内无矿山,所有的铜精矿都依赖进口,2005年1~8月份日本铜精矿的进口一直大于我国,尽管日本铜精矿奇缺,但日本始终能做到进来铜精矿产出的铜与消费量相匹配。而我国每年进口的铜精矿还不足用铜量的一半。
     建议二
    根据我国的国情,不要把铜工业行捏成几个“巨无霸”。也不要效仿外国把铜厂建在海边上。只考虑原料方便,那产出的铜产品和硫酸不也得运往全国各地吗?笔者认为,第一发展地质勘探投人资金多找新矿床;第二鼓励矿山增加开发和开采量,发展国内新矿产品;第三让中国五矿等进出口公司多进铜精矿,限制进成品阴极铜,把在产的综合效益留在国内。
    建议三
     以有色行业协会为首成立铜、铅、锌和加工的科技、改造、攻关小组,把全国落后的有色工艺争取在2~3年内改造好,、进行优化自愿组合,;不要强求一致。尽快建立好国外原料基地,做到进口原料回国内自己生产,达到生产成品和本国需求相匹配,同时严格限制进口产成品。这样如果一年需要3 80万吨精铜供给,国内矿山能产80万吨,尚缺300万吨 铜原料,按着一心Cu品位27%-28%,回收率按97%,需要外买1150万吨精矿粉,能够产出大量硫酸、铜水淬渣、稀有金属等综合效益。对工业、农业、轻工业都有好处,能养活数万人就业,对繁荣国民经济是大有好处,这样做就可把综合效益留在国内。否则,拿出大量美元去进口成品阴极铜,综合效益流向国外,造成中国大批工人失业,这是极不合算的。
    目前我国不要拿铜到国际上去竞争,主要掌握好铜精矿的资源,国内的生产与消费不会出问题,就不会受到国外资金的挤兑。而我国既缺少铜精矿资源,又缺少铜冶炼生产能力,一旦国内消费量大幅增加,肯定会受到市场铜精矿资源和铜价的双重压力。造成价高无货局面。
     因此,加快铜业发展,尽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平衡国内生产供需关系,使中国达到产铜满足本国自用,不再从国外进口成品是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