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铜企扩产惊动发改委

2005-08-2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铜价不断攀高的诱惑下,中国正在掀起新一轮铜冶炼产能扩张浪潮,一些从来没有做过铜冶炼的企业也纷纷涉足其中,前两年电解铝行业盲目投资热似乎又将在电解铜领域显现。日前,国家发改委专门就此事召集南昌、北京两家铜冶炼设计院和多家铜冶炼企业展开论证,并派多个调查组到各地调查。据最新消息,发改委已开始起草调控措施。
    发改委派出调查组
    铜价攀升,加上对国际铜价的良好预期,促使许多冶炼厂计划增加产量。从2004年起,国内掀起了新一轮产能扩张浪潮。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上马的铜冶炼项目产能高达300万吨以上,相当于国内现有产能的1.5倍。其中,扩建产能147万吨以上,占49%;新建产能155万吨以上,占51%。在今年头4个月里,中国精铜产量几乎上升了21%。国内主要国有冶炼企业纷纷准备扩大现有产能。与此同时,一些原来没有做过铜冶炼的企业如山东阳谷、内蒙古包头、福建厦门等地企业,在利益驱动之下,亦准备涉足铜冶炼业。
    在此背景下,7月7日,国家发改委专门就此事召集南昌、北京两家铜冶炼设计院和多家铜冶炼企业展开调查。在笔者发稿的8月初,发改委已组织多批调查组前往铜冶炼新上项目较多的山东、内蒙古等地。调查内容将于8月底、9月初公布并上报国务院。
    调控之声一时风起云涌,电解铜会不会继电解铝之后成为有色行业下一个被调控对象?
    产能扩张存隐忧
    正如最近两年大家在电解铝行业所见到的,利润急速增长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行业的过度投资。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对今年中国铜工业感到不安的地方。
    扩张带来的后果只有两种:铜冶炼企业间竞相杀价和开工不足。铜精矿是生产铜的原材料,铜在中国广泛用于电子、电力及建筑行业。由于用电紧张,这两年国家在电力上的投资很大,但随着许多在建、拟建电力项目的运行以及国家对高耗能行业的宏观调控,加之房地产等用铜行业的趋冷,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市场对铜的需求会相对饱和,等待现在疯狂上马的铜冶炼项目的可能是下游市场的"严冬"。
    此外,产能扩张的同时,这些企业对国外铜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铜原料现货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一些大贸易商控制,供应渠道极易受到国际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新增铜冶炼产能果真达到300万吨,而又无"米"开工,国内铜冶炼厂加速的扩产又将如何为继?
    中国铜冶炼企业当前的利好形势来之不易。铜精矿加工费受铜价长期低迷、铜矿供应不足的影响,2000年以来一路下滑,至2004年上半年探底,远远低于加工成本。在加工费低迷之时,国内企业联合起来应对这种被动局面,组建了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采取包括联合宣布减少铜精矿进口等系列重大举措。直到2004年,铜冶炼企业经济状况才出现了变化,随着铜精矿产量的稳增以及铜冶炼业产能相对不足,2004年5月起,现货市场的铜精矿加工费触底反弹,且回升之势很强。
      如今加工费已达到令人羡慕的水平,矿商竞相急于将原料转化为金属,由此抬升了加工费用。但铜冶炼厂产能大规模上涨,将导致加工费用的再次下跌。国际市场上,工人罢工造成产量中断,导致全球精矿短缺,国内铜加工精炼费用同样将会因为全球精矿短缺而下滑。事实上,国内现货加工精炼费用已经从5月的每吨220美元和每磅22美分的高点滑落。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总经理韦江宏说,目前其价格在140美元/吨和14美分/磅。有关人士表示,现货铜的加工费用将下降至每吨120美元,精炼费用降至每磅12美分。
    企业当心后续乏力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的不安主要是因为我国仍然是一个年进口精铜100万吨的进口大国,国内精铜产量的增长仍主要依靠进口原料铜,且缺口日益扩大。
    有关专家表示,任何产品价格的高涨必将引来巨额资金的流入,而分享的资金一旦增多,原先处于高位的价格会随供应的急扩而下跌,让参与企业深陷其中。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上马的300万吨产能铜冶炼项目,巨大的原料缺口中的80%铜精矿都是现货进口。铜冶炼企业受惑于高额利润而盲目上马,受制于国际卖家而自相杀价,最终将受限于市场拥挤而后续无力。
    国家通过这次调查估计会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而这些政策是不鼓励盲目扩张的,铜行业是集中度非常高的行业,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当向行业优势企业、龙头企业靠拢,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铜工业的竞争实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恭敏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是否需要再投入巨额资金上马铜冶炼项目值得商榷。企业效益暂且不论,单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渣、废气就会给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我国应控制铜冶炼能力增长速度,调整进口结构,实现铜精矿、废杂铜、精炼铜、铜材、铜制品进口多元化机制,不要在铜精矿一座独木桥上竞争。
    更有专业人士认为,没有中铝这样统一的上游原料企业,没有像铝土矿这样自给率占一半的保有量,绝大部分原料受制于国际现货商,电解铜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还不如电解铝。政策调控对于电解铜行业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后果将是电解铜行业难承其重,遭遇比电解铝更残酷的亏损。
    而据本报获得的最新消息,根据各地调查反馈的结果,国家发改委已开始起草调控措施。可能的调控方案有三种:一是落后的鼓风炉工艺可能被限制;二是原料、资金(靠银行贷款)没有保障的项目将缓建;三是项目批准将由省级的备案制调整到国家核准制。至于具体的调控措施还有待批复。
    控制资源是根本
    当前阻碍中国铜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最大原因就是铜原料问题。尽管目前铜价处于高位,但由于受铜精矿的供应困扰,国内企业的效益无法与高铜价保持一致。
    中国是目前国际铜精矿现货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如果从原料供应角度考虑,铜冶炼生产规模的扩张必然造成中国铜冶炼企业原料自给率逐步下降,显然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资源贫乏,受制于人,控制资源才是根本出路。我国铜冶炼工业的发展,要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变到以控制资源为主的发展轨道上来,获得长期稳定、价格合理的海外原料供应是我国铜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我国的铜企业应继续总结联合组建CSPT、亚洲铜俱乐部的经验,把新增产能企业纳入其中,使先前努力创造的良好国际环境不至于遭到破坏。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