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企业套利遭遇挤仓 境外套利风险需警惕

2005-06-2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近日,一家大型企业在进行国内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两个市场反向跨市套利操作时,遭遇国际基金的“挤仓”,损失惨重。
    “挤仓”意味着在境外市场抛空后交不出实盘而被迫割肉出局。我国是铜资源稀缺的国家,正常情况下交易商在境外买入,到国内市场来抛售。一旦短期供求关系紧张,在境外抛空而交不出货,或者外汇头寸不够时,“钱永远比货多”的道理会在期货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很容易被“挤仓”。“中航油事件”就是“挤仓”现象的典型。
    业内人士指出,这很可能是该公司内部投资决策的一次严重失误。因为在市场的选择上,COMEX的市场参与性不广。在大资金介入、仓位过于集中时,很容易被一些长期浸淫其中的老牌金融机构盯上。
    套利是一种介于套期保值和投机之间的交易方式,也可以说是变相的投机,业界并没有非常明显地界定这种交易的性质。在去年反套交易中,一些国内机构做得非常成功。上海一位铜贸易商曾向记者透露,一年下来,无风险利润超过了30%。其实,去年几乎所有国内机构在上海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进行市场反套操作时,都没有发生风险。这位贸易商感慨,选择不熟悉的COMEX进行大规模套利实在不应该。
    事实上,国内企业在参与境外交易的过程中教训已经不少了。在1998年“株冶事件”中,湖南省株洲冶炼厂原厂长曾维伦不顾开展国外期货投机业务须报总公司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未经批准违规从事境外期货交易。株冶进出口公司经理徐跃东则利用曾维伦授予的权力,超出既定的期货交易方案,大量卖空锌期货合约,卖空量超过其年产量,最后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从1994年5月17日至1998年12月31日,亏损额达1.7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591亿元。
    不过,很多境内机构和投资者一直在通过“灰色”渠道参与这块业务,如今境内外套利的政策即将放开,管理层将努力在政策上为这部分资金提供合规的投资渠道。然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对头寸的分布和持仓规模应加以严格控制,在追逐利益时勿忘防范风险。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