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积极探索中国铜工业发展新路子

2005-03-0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为全球经济新的引擎,中国成为许多资源性产品的最大消费国。我们要从全球发展、全球就业、全球生产和全球资源共享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解决我们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制造业基地和铜基础产品输出国,中国的铜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并在世界铜工业充当了重要角色。但是,我国铜工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审视,深刻思考,探索出一条中国铜工业发展的新路子。
    放眼全球,借鉴历史,以发展的眼光,抢先占有铜资源的主导权
    铜资源是一种战略储备资源。目前,我国国内精铜现货供应将时刻面临 “铜荒”的局面,不得不从国外购买高价铜,致使国内铜加工企业屡受损失。国家进行铜资源战略储备的首要目的和直接责任,是使国内铜加工业能使用上充足、便捷、廉价的原料。多元化的国家资源储备必须要有金融衍生市场的伴生和支撑,诸如铜期货等金融衍生市场的成长和发展,使国内生产企业有效利用并规避风险。及早地推出金融衍生品种的交易,彻底改变我国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贱卖贵买”的现状,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拥有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平台上对话的权力。对资源的储备,既是国内铜加工企业的对铜资源的储备,保证其健康、安全、持续地发展,也是国家储备资源级别的升级,进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想合理利用资源,一是要全力推进废杂铜等有色金属、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加工和利用,积极发展废铜资源的国际贸易。有关政府部门应正视我国铜资源严重缺失和世界产业分工的现状,在环保、税费、贸易、融资等政策上给予支持,不能将废铜贸易当作废物垃圾进口来对待。事实上,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利用事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它有利于安置就业,改善目前资源拥有现状。只要正确引导,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完全能够发展成很有特色的、重要的铜原料供应渠道,达到改善资源结构的目的。
    二是要合理利用海外资源,建立国际市场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可采用参股国外大矿山等多种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开发和经营,稳定原料供应。近年来,中国大量的进口铜精矿粉,是全球最大的“买家”,我们应利用好手中这一筹码,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争取贸易中的主动权。
    必须找准铜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中国的铜工业发展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水平,但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在产业链上掌握的原料少,高、精、尖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当代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特点,准确定位,在新的背景下完成结构升级的历史性任务,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铜合金产品,夯实铜工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已被认为是铜加工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但实际上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极少,产品附加值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极低。这与加工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很不相称,也与我国铜材消费品市场的需求极不相符。我们应瞄准电子工业等高端产品领域,加快铜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步伐,延伸产品产业链条,发展专用品种和高技术品种,尤其是进口替代产品、出口创汇的产品。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加工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建成我国先进的铜加工生产线,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开发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先进加工技术装备。立足优势,放开铜工业发展的步子,实现铜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登上更高环节。
    大力发展铜工业循环经济
    再生铜工业是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一条捷径。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铜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因此,研究铜的再生与利用,大力发展再生铜产业,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与原生铜产业相比,再生铜产业堪称是节能环保型产业。积极开发利用有色金属再生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而推进废铜等有色金属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国家要尽快制定出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激励机制,使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铜期货等金融衍生市场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虽然当前上海铜的期货价格已在全球铜市场定价体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我国期货市场仍是一个半封闭的市场,还远远不能与国际基金市场、外汇市场相互衔接,在能源、工业品等商品领域的期货交易还存在空白。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我们的企业和国家不断面对风险的过程。此前的“中航油”事件不是衍生品市场本身的过错,而是错误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投机交易的结果——由于国内没有相应的衍生品避险工具,企业只能在国外衍生品市场做保值交易。而国内铜品种的期货交易已经比较成熟,有利于国内的铜企业参与保值。
    所以,要继续鼓励铜加工企业理性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套保交易,应当快速地、超常规地发展期货交易,完善现有的商品期货市场和加快金融衍生市场的建设,满足国内铜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生产经营性风险的需求,争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定价权,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