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2003-04-23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矿产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再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据统计,当今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探明了大批矿产资源,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也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国之一,全国年矿石总产量为50亿吨,其中国有生产矿山开发利用的矿种数为150个,年产矿石量约20亿吨(不含石油、天然气);非国有小型矿山开发利用的(亚)矿种数为179个,年产矿石量约30亿吨。原油产量为1.67亿吨。我国的煤炭、水泥、钢、磷、硫铁矿、10种有色金属以及原油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固体矿产开发的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57种,其中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以及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和二氧化碳气)3种;已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经详细工作的近2万余处。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首先,虽然我国矿产储量的潜在总值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第53位,只有世界水平的一半。因此,在制定我国矿产资源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长远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相对不足这个基本国情。
    其次,优势矿产多属于用量不大的矿种,而大宗矿产却多半储量不足。在我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多的优势资源的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大部分是一些在国民经济中用量有限的矿产,如钨、锡、钼、锑、稀土、菱镁矿、重晶石、膨润土等,而石油、天然气、铁矿、锰矿、铜矿、金矿、银矿、钾盐等大宗矿产探明储量不足,造成其矿产品供应缺口较大。
    再次,我国矿产资源中,中小型矿多、贫矿多、难选矿多、综合矿多,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我国部分优势矿产,虽然也拥有一批世界级超大型矿床,但与国外比较,超大型矿床偏少,特别是工、农业大宗使用的重要矿产,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硫铁矿等超大型矿床为数较少,不利于大规模集约化开发。我国矿产资源中贫矿多,难选矿多。例如,我国铁矿储量中,贫铁矿占铁矿总储量的98%,其他如铜矿、铝土矿、锰矿、铅锌矿、磷矿、硫铁矿等也是这种情况。我国磷矿和锰矿中难选矿比重很大。另外,我国有一大批矿产地属多组分综合性矿产,以四川攀西地区的铁、钒、钛(铬),甘肃金川的铜、镍、钴、铂族金属,内蒙古白云鄂博的铁和稀土矿最具代表性。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的锡矿中的共伴生矿产也很多。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些多组分综合性矿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选矿、冶炼造成困难,使许多有益的共伴生组分流失。
    第四,我国矿产资源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不同规模的矿产高度集中区和严重短缺区并存。由于地质成矿条件不同,我国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如煤炭集中于北方的晋、陕、内蒙古三省(区),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8%,而南方缺煤省(区)却多达10个;铁矿集中于辽、冀、晋、川四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而西北、华南地区却很少;磷矿高度集中于南方的云、贵、川、鄂四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70%,而北方和华东广大地区却十分短缺。矿产集中有利于建设原材料基地,但过分集中于边远地区,开发利用就会受到交通条件的严重制约。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煤南运”、“南磷北送”以及“西矿东流”的局面很难改变。
    第五,我国部分矿产有很好或较好的找矿前景。虽然经过40多年的矿产地质工作,我国已发现了很多矿产资源,但也并不是所有矿产资源都已找出来了。根据专家多年研究和预测的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除富铁矿资源总的格局大体已定外,其他矿产还有相当的潜力,如石油、天然气、金矿、铜矿等已探明的储量也都仅为预测资源量的1/4至1/5,而非金属矿产的潜力就更大。
    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国内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正在从基本保障需要转到难以满足需求,一批重要矿产将需要大规模进口。
    由国家组织进行的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工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
    近10年来,主要矿产的储量增长速度远低于产量的增长速度,矿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又远低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出现了严重的“寅吃卯粮”现象。石油和铁矿的储量甚至处于下降状态;锰矿和铜矿矿产品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已是储量增长速度的10倍以上;钾盐储量虽然年均增长8.24%,但仍远低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我国主要矿产品储采比(即开采保证年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我国石油储采比为14.5,而世界平均水平达40;尽管天然气储采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已达36,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4);其他大宗矿产的储采比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矿产进口国。自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铁矿石、锰矿石、铜、钾消费对外依赖程度进一步上升。这些短缺矿产多为大宗矿产,国内已探明储量较少,且多为贫矿或难选矿,严重地影响开发利用。矿产品供应短缺,进口量却逐年攀升,进口耗汇大幅增加。
    二、矿产资源及其产业的体制改革、开放双重滞后,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勘查投入机制,吸引国际资本少,参与全球资源竞争的能力低。
    勘查是矿业的生命线,但迄今我国尚未形成社会对勘查投资的良好政策法律环境,勘查风险的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外资进不来,社会资金也难以进入勘查领域。这样,在国家将不再负担商业化矿产勘查经费的情况下,就会形成矿产勘查的投资真空。近几年,勘查投入总量增幅持续下降,不仅难以持续维持目前的矿业生产,单位国土面积所得的勘查投入也难以与国外相比。如此下去,我们可能会丧失又一轮的矿业发展机遇,矿产资源形势将更趋严峻。
    中国矿业部门与大、中矿山企业不仅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而且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也缺乏竞争力。在国内,矿山总量过多,低水平、小规模生产,资源枯竭,矿山企业负担繁重,而且矿业秩序受到了复杂利益格局的制约。在国际上,作为“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主体,矿业企业目前碰到太高的门槛(在国内多部门复杂审批)、太陌生的环境(几乎没有国际实践经验,亟待扶持试点)和太薄弱的队伍基础(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等)。由于竞争加剧,许多重要矿产市场变化复杂,市场准入的成本提高,对我国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正在构成障碍。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
    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给全球矿业带来了深刻变化。采用先进技术使大量的边界矿产得到了开发和利用,采矿深度得到延拓从而大大扩大了矿产资源前景,许多传统矿产被新型廉价矿产取代,一批新型矿产资源进入开发利用的领域,矿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施行,不仅推动了矿业布局的调整,使矿业发展的重心向许多发达国家之外移动,同时也影响到矿业企业的成本结构与发展战略,使矿山环境得到了改善。
    我国在资源的节约挖潜上、在矿山环保方面,均作了很大的努力。我国利用了比国外贫得多的铁、锰等大宗矿产;大庆注水提油工艺也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矿产资源粗放开发、低效利用、环境恶化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全国各类矿产不仅呆矿相当多,现有储量中只有60%可供开发,35%可以采出,而且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国外平均为40%至50%);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是发达国家的几倍,有的达到十几倍。
    我国不少优势矿产的优势地位正在被不断减弱。由于非法采矿屡禁不绝,过量出口,致使世界市场钨、锑、锡、稀土严重供过于求,一些国家趁机加紧储备,致使价格逐年下降,也使国内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优势的资源将很快被破坏殆尽,反将受制于人。
    建材及共他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供应充足,但深加工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更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传统金属的替代作用。
    缺乏矿山环境恢复保证措施,开矿诱发的地质灾害明显增多。采矿废石、废渣占地5万多公顷;废液严重污染环境,破坏小流域生态;尤其是燃煤产生大量有害烟尘和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仅未能缓解水资源短缺,反而加剧了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0%,而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没有到位,环境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地下水勘查和动态监测亟待加强。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华北、西北地区问题尤为严重。华北地区尽管可开采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达到739亿立方米/年,但目前实际开采量已占可采资源量的80%,华北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沿海地区出现大面积地面下沉和海水入侵,大片土地盐渍化。西北地区不仅严重缺乏地表水,地下水可采资源也仅为465亿立方米/年,约占全国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16.7%。目前,西北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近120亿立方米/年,约占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25%,仍有一定的勘查开发潜力,但局部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和利用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水位急剧下降,加剧了地表土壤的沙漠化。
    四、对国际突发事件与市场剧变的矿产供应安全问题缺乏保障和反应机制。
    储备一定数量的矿产,对于应对国际突发事件是必要的,对于在国际市场上增强影响控制力也有重要的意义。中央已经提出要实行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但目前我国并未制定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和特别矿产地的保护性开发措施,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是一种稀缺的、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产资源资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树立矿产资源忧患意识,增强全民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自觉性。
    尽管我国矿产资源的总量较为丰富,矿种比较齐全,但矿产资源的劣势也较为明显,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矿产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导致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长,探明储量消耗过快,后备储量不足,矿产资源的形势日益严峻。然而,目前人们的矿产资源价值观念和人均资源量少的观念淡薄,盲目乐观情绪滋长,浪费和人为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全体国民进行广泛、深入的矿情宣传和教育,使全体国民提高对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矿产资源的紧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以及我国日益严峻的矿产资源形势的认识,改变过去一贯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传统观念和盲目乐观的思想,形成对矿产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矿产资源法》没有得到全面认真的贯彻执行,一些人的矿产资源法制观念仍然淡薄,对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从而产生了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及矿业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纠纷和矛盾。这样不仅破坏了正常有序的矿业秩序,而且侵吞、浪费和破坏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在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软”和“散”的问题。为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矿产资源法制意识,提高全民对矿产资源的认识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种经济类型矿业权人的教育,强化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提高各种经济类型矿业权人对矿产资源严峻形势的认识,增强依法办矿、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自觉性;同时严格执法,彻底杜绝一切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从而形成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必要前提。
    第三,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
    对矿产资源科学合理规划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关键。
    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必须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各级政府要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职能,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及其管理,必须以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对于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勘查、开采项目,不得批准设立矿山企业,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严格审查矿业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矿业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加大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执法监督力度,对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矿产资源规划、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或者破坏矿产资源的,要坚决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促进矿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矿业发展的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矿业管理还是在矿产资源探、采、选、冶和综合利用水平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落后。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总体消耗强度较高,资源二次利用水平低,个体采矿浪费和破坏问题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有计划地对矿产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探、采、选、冶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落后的开发与加工方式加以限制并实行强制改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对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鼓励对国家紧缺矿产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研究,鼓励矿产综合开发、综合利用;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生产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我国矿业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依靠科学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耗的水平,实行开源和节流并举,是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要针对我国支柱性重要矿产资源地下开采比重大、贫矿多、难选矿多等特点,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加强低品位铀矿、铜矿和低品位难选金矿等矿石采选、冶炼技术工艺的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工作,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要加大矿业技术改造和科研投入,重点加强我国综合矿中有用组分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使综合矿及共伴生矿中的有用组分得到充分回收利用,以利于提高综合矿及共伴生矿产地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要依靠科技进步来降低单位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消耗。要积极指导和扶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在加强管理基础上,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其科学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五,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矿业开发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矿业大国,面临的矿山环境问题十分广泛和严重,矿业开发诱发的地震、滑坡、地面塌降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矿山选厂排放的废水、废石、尾矿,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又污染了大片耕地和地下水资源;冶炼厂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并形成酸雨,既污染了土地,又造成了农、林、牧、渔业的大量经济损失,对人类的危害也极大。因此,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是矿产资源管理当前和今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广泛、深入地宣传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体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复垦制度,对废石、尾矿实行二次开发和回收利用,加大对矿山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要十分注意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制定好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在矿山建设中坚持“三同时”,即坚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的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