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我国发现新类型铜矿床

2002-10-1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炳泉等依靠全新基础理论,在滇黔边境发现储量巨大、易于开采的新类型铜矿床,近日有关专家组对这一成果进行了野外考察和论证。专家指出,我国铜资源紧缺,这一铜矿床的发现,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据介绍,朱炳泉及其研究组于去年底至今年5月间,开展了以鲁甸为重点,沿鲁甸、中水―迄车、威宁乌蒙山一线的野外工作,发现了一种具有远景的新类型铜矿床,并将其命名为沿河铜矿。这一厚度达20米~90米的自然铜-氧化铜层控铜矿床,规模大,品位高(0.5%~20%),赋矿单个向斜面积达30平方公里。
    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对此高度重视。6月30日至7月5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委托陈毓川院士、“973”计划“大规模成矿”项目首席科学家毛景文研究员等一行6名专家,由朱炳泉陪同赴云南鲁甸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
    陈毓川在考察后指出:“这一地区铜矿化具有相当规模,铂-钯也有前景。我国铜资源紧缺,大量依靠进口。鲁甸一带这种新类型的铜矿易采冶,可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马上发挥作用,因此要立即组织勘探,加快勘探步伐。滇黔川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大面积分布,应作为今后最重要的铜镍铂钯找矿基地。”
    我国著名地球化学家、矿床学家涂光炽院士说:“发现大规模自然铜成矿,以前在世界上只有一例―――美国密歇根基韦诺超大型自然铜矿,这是第二例。这是一种新类型、新发现,值得关注。”
    有关专家评价,这一新类型铜矿的发现过程表明,由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而发现的地球化学急变带理论可以为找矿发挥重要作用,为难识别、隐伏矿床寻找提供了新途径;这一发现也表明理论成果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应用技术,依靠基础研究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这一发现是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目前,朱炳泉等正在准备相关研究进展。据悉,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云南省大力支持,该省地勘局已部署有关地区1∶50000填图和矿区勘探工作。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