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色金属首页 > 再生价 > 政策法规 > 正文

再生铝的利用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分享到:
评论

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消费的峰值期,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铝废料的主要来源地。其实,从2010年开始铝已经进入报废的高峰期。现在,仅交通领域2016年就有1亿吨等待回收;而未来每年建筑领域将平均回收5.25亿公斤铝材。

生产再生铝与生产同等的原铝相比,1吨再生铝可节省3-4吨标煤,节水14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面对铝土矿资源的逐步匮乏,铝应用量的逐渐增大,环保政策的逐渐严苛,铝回收利用不可小视。再结合我国近期的连续发文,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部署,因此,在我国铝的回收再生利用不仅仅是节省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更主要的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当前的目标是要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据统计,建筑领域,2015—2030年全国城镇住房增量约为203.8亿平方米,期间全国城镇累计拆迁需求为53亿平方米,以每建筑平方米可回收铝材1.5公斤、每年3.5亿平方米计算,建筑领域每年将平均回收5.25亿公斤;交通运输领域,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到2030年,按平均250公斤铝/车计算,就有1亿吨铝等待回收。轮船和飞机产生的废铝量还没有包括在内。

从2002年中国再生铝产量仅13万吨到目前产业规模总体在1000万吨左右。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示出了强化行业企业的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科技创新,鼓励兼并重组,推进产业升级,培育优势企业等发展潜力。为其他产能过剩的行业起到了示范工程和发挥引导作用。虽然再生铝价格有下降的表现,疑似进入淡季,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体上来分析,还是大有市场的。

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世界铝铸件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555.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791.3亿美元,估计复合年增长率为7.33%。2016年,我国经再生铝企业生产的铝合金估计在800万吨左右,其中90%为铸造铝合金。虽然我国的再生铝企业主要以生产铸造铝合金为主,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严重,低端产品的竞争压力加大。为了迎合世界再生铝的发展趋势,我们的再生铝行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从预处理设备上看,要更加注重机械化、自动化的预处理工艺,使废料预处理效率大为提升;从熔炼设备看,双室反射炉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再生铝熔炼炉,节约了能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成本虽高,也应该大力推广;从竞争力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相差甚远,制造成本高,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几乎全部是普通的铸造铝合金,像易拉罐废料这样最常见的变形铝合金尚未实现保级循环利用,每年将近50万吨的易拉罐废料被降级使用,没有创新发展活力。

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再生铝的利用率就越高。10年之前,美国再生铝供应量就超过国内的原铝产量,美国国内原铝产量为2659千吨而再生铝供应量为3449千吨。如今,美国再生铝利用率在80%左右,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实现再生铝的高效利用率。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求再生铝要达到30%以上,再生铝用的越多,原矿相对开的越少,资源保护越多,环境就有了保证。要知道原铝在生产中,每吨不仅耗水量达14立方米,还会产生111千克二氧化硫、78千克氮氧化物、18千克烟尘、2.9千克一氧化碳和3.5吨赤泥等污染物,同时也会产生22吨的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我国东部地区原铝产业主要集中地,这不到7.2%国土面积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居然超出我国平均排放的4倍。

而且,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我们有能力避免发展原铝生产时的那些不利因素。再生铝消耗能源低,优势明显,从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耗氧化铝1.9吨,电1.45万度,两者占其电解铝总成本的70%。而再生铝的实际生产能耗仅相当于制取电解铝能耗的3%-5%,其对能源类型的需求较为综合,摆脱了铝业“价随电涨”的依赖,将再生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更加有利于铝业市场的健康稳定和长期发展。再生铝产业不但在节约能耗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而且随着再生铝生产加工工艺持续的精细化发展,已显露出再生铝要与原铝同质同价同用的趋势。

废铝资源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大量铝制品报废期即将到来,巨大的废铝资源等待再生利用,为我国再生铝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原废材料基础。如果你对再生铝不重视的话,不仅浪费资源,影响环境,跟不上世界铝业的发展大趋势,而且正如有的专家预言那样:如果你不想办法消耗掉废铝,那么就不要怪罪废铝消耗掉你。也正如领导所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非一日之功,行业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

资讯编辑:彭紫娟 13155817694
资讯监督:李旬 02126092360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